榆林新材料集團陽極分公司依托“科學家+工程師”創新模式,通過十余次跨領域思想碰撞和多層級實地論證,成功組建“李賀松+宋大慶”、“涂付炳+陳偉”2支“科學家+工程師”產業發展團隊,標志著陽極分公司駛入“產學研深度融合、科研化轉型升級”的快車道。
“李賀松+宋大慶”產業發展團隊:無導熱油系統生陽極生產迭代技術開發與應用
團隊由1名中南大學教授,1名高級工程師,7名工程師、1名技師、1名高級工、1名助理工程師組成。團隊創新構建“基礎研究+技術開發+工業應用”的全鏈條創新體系,同步建立“月度總結+實時響應”的雙軌管理機制,實現研發與生產的高效協同。針對預焙陽極生產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導熱油系統運行風險高、維護成本大等痛點問題,研發團隊突破傳統技術路徑,采用蒸汽直接加熱瀝青管線+蒸汽間接加熱換熱機組的創新方案,實現行業首套無導熱油系統生陽極生產迭代技術的開發與應用。
“涂付炳+陳偉”團隊:預焙陽極配方自動生成技術開發與應用
團隊由1名中南大學教授,1名高級工程師,6名工程師、1名技師、2名高級工、1名助理工程師組成。團隊直面原料粒度偏細致物料偏析、粉焦激增引發質量波動、傳統人工配比模式局限性等行業難題。研究打造國內首套預焙陽極原料實時篩分檢測系統,建立原料特性與成品質量多維度關聯模型;開發基于百萬級數據的配方優化智控系統,形成智能算法引擎。研究成果實現工業應用后,產品質量穩定性提升超10%(以體積密度等關鍵指標衡量),一級品率有望提升5%-10%。
通過“無導熱油系統生陽極生產迭代技術”與“預焙陽極配方自動生成技術”持續深入研發,不僅能夠攻克了行業長期存在的技術瓶頸,更開創性地構建了“研發-轉化-應用”的良性循環機制。陽極分公司將繼續通過技術攻關與產業實踐的深度融合,不斷優化預焙陽極生產的工藝流程,提高陽極品質,為榆林新材料集團聚焦差異化的高端化,打造國內煤電鋁一體化產業“第一名”注入強勁動能。